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全册同步训练(共19套带解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有奖投稿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全册同步训练(共19套带解析)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章 来源bte365 ww w.
5 Y k j.CoM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国为秦开凿水渠的企图,并分析秦王嬴政在郑国的企图暴露后仍坚持修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废逐客令的目的,并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简要的评价。
参考答案(1)企图: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法向东征伐,以保证韩国的安全。原因:郑国渠的开凿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有利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2)目的:吸引有用之才,为秦国效力;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评价:秦王嬴政的做法,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做法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力量,从而相对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为其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郡县制所体现的封建专制政体的特征,并说明郡县制实施所产生历史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归纳有利于统一的政治因素。回答第(2)问时,要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着手,从地方官员的产生方式等角度分析特征。对历史影响,从材料中概括归纳即可。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已积累了实行郡县制的初步经验;秦完成统一具备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条件;实行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必然选择。
(2)特征:地方官员直接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体制建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封建官僚体制建立。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为后世提供了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史记》
材料二 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罕矣。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其政治设施,多有皋落百代之概……焚书坑儒之事,皆为虐政,而结果非可一概而论……左道欺罔,邪论以易富贵,在法可诛也。始皇一坑,正可以扫除恶气,惩创民蠹,功逾于过也。
——梁启超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司马迁和梁启超对秦始皇评价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对“焚书坑儒”的评价,据此指出梁启超的评价有何特色。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两则材料从总体上概括,材料一主要叙述了秦始皇的“乱政”,材料二主要评价了秦始皇突出的历史贡献。回答第(2)问时,要准确解读材料二中梁启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肯定,同时梁启超也指出这是“虐政”。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是梁启超评价历史问题的特色。
参考答案(1)司马迁主要是强调秦始皇的暴政;梁启超则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现思想统一等方面的重大贡献。
(2)梁启超:认为焚书坑儒虽是暴政,但它打击了异端邪说,有利于加强思想的控制,功大于过。特色:较为公正地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把特定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辩证地分析。
4. 导学号024640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日,我们所需要的是:(一)对内建立一个久安长治的规模。(二)对外把力所能及的地方,都收入中国版图之内,其未能的,则确立起一条防线来。秦始皇所行的,正顺着这种趋势。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这亦非他一人所能为,大约是法家所定的政策,而他据以实行的。这只要看他用李斯为宰相,言听计从,焚诗书、废封建之议,都出于李斯而可知。政治是不能专凭理想,而要顾及实际的情形的,即不论实际的情形能行与否,亦还要顾到行之之手腕。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北筑长城,南收两越,除当时的征战外,还要发兵戍守;既然有兵戍守,就得运粮饷去供给;这样,人民业已不堪赋役的负担。他还沿着战国以前的旧习惯,虐民以自奉。造阿房宫,在骊山造坟茔,都穷极奢侈;还要到处去巡游。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并分析说明秦朝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
解析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匈奴等少数民族对汉族政权构成严重威胁。结束分裂割据,在边境地区构筑防线,正是秦始皇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面临的任务。据此,回答第(1)问。回答第(2)问时,要充分解读材料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1)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有效地维护了统一;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
(2)贡献:大力实践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加强思想控制等。教训:政治统治不能单凭理想,要注意实际情况和实行的策略;政策的推行要稳步进行;统治者要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5. 导学号0246400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相国、丞相,皆秦官。”《汉官仪》说:“相国、丞相,皆六国时官。”其实,西周、春秋以来已有所谓“相”“傧相”之称,“出接宾曰摈(傧),入赞礼曰相”。到战国后期,“相”才成为总理一国内职事的高级官僚,“相也者,百官之长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称左、右丞相。丞相不仅不是世袭的,也不是终身任职的,国君和皇帝不以“亲”“贵”而以“贤”“能”选拔大臣,这对秦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丞相制度建立后,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比,掌握实权的人数减少了,国家权力就更容易集中,杜绝了春秋战国以来“政出私门”的现象。
材料二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御史大夫,秦官。”周朝已有“御史”之称,《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可见,周代“御史”已是一种正式官职,但其地位并不高。战国时期,御史的职掌已很清楚。秦始皇时期“御史大夫”的设立提高了御史的地位,其地位仅次于丞相,是秦中央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掌相当广泛,“在殿中……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还负责掌管律令和司法审判事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闫晶晶《浅论秦朝的中央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设立丞相制度的目的及该制度设立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先秦到秦朝“御史”一职地位的发展演变,说明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
(3)根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建立的中央官制有何突出的特点。
解析回答第(1)问时,根据材料一中的“总理一国内职事的高级官僚”“国家权力就更容易集中”、选拔丞相的标准是“贤”“能”等信息,可知秦始皇设立丞相的目的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而丞相制度设立有利于加强皇权。回答第(2)问时,对材料二中的信息简要概括即可。回答第(3)问,要说明秦朝制度对先秦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参考答案(1)目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影响:进一步瓦解了宗法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演变:西周时期地位较低;战国时期职掌已明确;秦朝时成为中央政府的核心人物之一。职责:掌管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负责掌管律令和司法审判事务。
(3)秦朝的中央官制,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时期的相、御史等官职,另一方面在其职权、产生方式等方面又进行了创新。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
——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
材料二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始皇三十七年会稽刻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刻石颁布的内容及其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封建时代皇帝刻石的作用。
解析刻石是秦始皇创造的宣传工具。在材料所选择的刻石中,材料一颂扬了秦始皇的统一之功,以颂扬为主;材料二强调了封建伦理的规定,关系到国计民生。
参考答案(1)功绩:勤政、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改革风俗、统一中国、加强吏治等。内容:明确规定家庭的封建伦理。目的: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个体家庭。
(2)颂扬封建政府的功绩,宣讲政府的政策,是封建统治者进行宣传的重要工具。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以备巡狩。……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 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旧唐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纵观这三则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历史教训对唐太宗的影响。第(2)问时,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概括。回答第(3)问时,要根据唐太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百姓处境的不同进行比较说明。
参考答案(1)共识:如果滥用民力,将会导致人心离散,政权覆亡。根本目的:唐太宗罢修乾元殿是为了维护开创不久的基业,避免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
(2)唐太宗调整政策,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出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3)变化:从与民休息变为苦役百姓。认识: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百姓的基础上的。他即位之初,善于纳谏,励精图治,征发的徭役相对减轻。取得一定业绩后,情况就不同了。在封建社会中,即使在“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下,人民的徭役负担也是不轻的。
2. 导学号0246400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太宗对修改后的两朝《实录》很满意,对房玄龄、许敬宗、敬播都有赏赐。尤其是许敬宗,不仅赐物,并且加官,“权检校黄门侍郎”……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敬德)碑》云:“(武德)九年六月,二凶伏辜。”《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两者口吻完全一样。
——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要求看实录的借口及其真实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史中对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是否客观公正,据此说明历史研究者在研究历史时应如何运用史料。
解析材料一的内容表明,唐太宗要求看实录的借口冠冕堂皇,即纠正缺点,避免失误,但是其真实的目的是压迫史官按照自己的意志给玄武门之变披上正义的外衣。在他的干预下,玄武门之变的记述完全符合皇帝的意旨,这在事实上违背了记史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这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在所难免。因此,在史学研究中一定要对史料进行细致的甄别,最大可能地去接近历史的真相。
参考答案(1)借口:以史为鉴,纠正过失。真实目的:为玄武门之变披上正义外衣,为其政权的合法性作辩护。
(2)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而唐《实录》中将李建成、李元吉称为“凶”,明显不够客观公正。在历史研究中,要对各种史料进行甄别,去伪存真,力求客观公正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
材料二 上(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唐太宗阐述的基本观点,并说明这些观点的实践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取得成功的经验。举例说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独爱之如一”的举措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1)观点:统治者要重农,以农为本,不误农时;君民之间的关系是舟水关系;要重视纳谏。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封建盛世。
(2)经验:善于用人,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善于纳谏;推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举例:唐太宗在打败东突厥后,允许他们的大部分人居原处,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突厥旧部。唐太宗的上述举措,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定了边疆秩序。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硅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隋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推行的为政之术及其主观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太宗的上述做法。
解析回答第(1)问时,把材料一、材料二进行梳理加工,并且把相同的内容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概括出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注重发挥中央集权的作用,力图克服弊政等政治措施。回答第(2)问时,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辩证地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为政之术:以隋亡为鉴,吸取历史教训;力图克服隋朝的弊政,为政清明;注重充分发挥中央机构的作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目的:保证中央政权的高效性和决策的正确性,巩固政治统治。
(2)唐太宗的为政之术,一方面体现出了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精明之处,反映了其励精图治的政治追求,也是促进“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无论是其用人之道,还是其借鉴隋亡教训等做法,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常对朝臣们说:“人君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剥削民众来奉养人君,好比割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了身也就毙命,君富了国家也就灭亡。所以人君的灾祸,不是从外面来,总是由自己造成的。大抵人君嗜欲太盛就要多费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民众就要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要危殆,国危了人君那得不丧亡。我经常想这个道理,所以不敢纵欲。”又说:“我在朝廷上,要说一句话总得思考再三,怕说错了害民,因此不敢多说话。”
材料二 从贞观元年到三年,当时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霜蝗之灾。唐太宗就曾大赦诏说:“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据说,他还在御苑中吞食了蝗虫数枚,说道:“民以谷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另外,唐太宗不仅不建避暑台榭,还释放宫女3000人,遣出就稼等等戒侈事例甚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耀耀《唐太宗新论》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并分析促使其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的上述理念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把材料中的内容综合归纳,提取有效信息,简明扼要地指出唐太宗爱民、克己等治国理念。关于导致唐太宗治国理念形成的因素,要注意思考的角度,如民本传统等历史因素、唐太宗面临的社会现实等现实因素等。回答第(2)问时,不仅要说明其措施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也要说明对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影响。
参考答案(1)理念:爱民、克己、戒侈。因素:历史因素——中国历史上有民本的历史传统;现实因素——隋亡的教训、灾害较多且经济并不繁荣;个人因素——唐太宗的政治才干。
(2)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唐太宗是中国封建时代清明的政治统治者,使他成为封建时代著名的封建统治者。
6. 导学号0246400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根据材料,逐项概括唐太宗关于君主的论述,要注意归纳的角度。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从材料和唐朝的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中魏征等贤臣的纳谏是客观因素,而时代背景中隋朝的灭亡、唐朝初期的政治经济特点也是客观因素。回答第(3)问时,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客观地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
(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传统的儒家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
(3)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思想。

 


章 来源bte365 ww w.
5 Y k j.CoM
相关试题:
没有相关试题

  • 上一个试题:
  •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 最新试题

    点击排行

    推荐试题

    | 触屏站|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