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2017.9)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数列 则 是它的( )
A.第30项 B.第31项 C.第32项 D.第33项
2. 一个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其每一项都等于它前面的相邻两项之和,则公比 =( )
A. B. C. D.
3. 已知三角形三边比为5:7:8,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
A. B. C. D.
4. 已知锐角三角形 的面积为 , , ,则角 的大小为( )
A. B. C. D.
5. 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的值为( )
A.27 B.36 C.45 D.54
6. 在△ABC中,若 ,则△ABC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7.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碗灯?”源自明代数学家吴敬所著的《九章算术比类大全》,通过计算得到答案是( )
A. 2 B. 3 C. 4 D. 5
8. 在△ 中,若 , , ,那么满足条件的△ ( )
A. 有一个 B. 有两个 C. 不存在 D. 不能确定
9. 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 )
A. 14 B. 24 C. 32 D. 42
10. 数列 的最大项为第 项,则 =( )
A. 5或6 B. 5 C. 6 D. 4或5
11. 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的顶端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15°,向山顶前进100米到达B后,又测得C对于山坡的斜度为45°,若CD=50米,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角为θ,则cosθ=( )
A.23+1 B.23-1
C.3-1 D.3+1
12. 已知数列 ,若 ,则 =( )
A.2016 B.2017 C.2018 D. 2019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 若数列 的前 项和 ,则 _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 中, , , ,则角 = .
15.某观测站在城A南偏西20°方向的C处,由城A出发的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在C处测得公路距C处31千米的B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城A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达D处,此时C、D间的距离为21千米,问这人还要走 千米可到达城A.
16. 已知 是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且 ,给属下列五个命题:① ;② ;③使得 最大的 值是12;④数列 中最大项为 ;⑤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在等差数列 中, ,且 为 和 的等比中项,求数列{ 的首项、公差及前n项和.
18. (本题满分12分)在 中, , .
(1)求 边的长;
(2)求角 的大小。
19.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 中, 是边 上的点,且 , , .
(1)求 的值;
(2)求 的值.
20. (本题满分12分) 为数列 的前 项和,已知 , .
(1)求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21. (本题满分12分)在 中, .
(1)求角 的大小;
(2)若 ,求 的面积.
22. (本题满分12分)设数列 满足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参考答案
CDBCDB BBCACC
13. 14. 15. 15 16. ①②③⑤
17.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由已知可得
2a1+2d=8,(a1+3d)2=(a1+d)(a1+8d),
所以a1+d=4,d(d-3a1)=0,
解得a1=4,d=0或a1=1,d=3,即数列{an}的首项为4,公差为0,或首项为1,公差为3.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Sn=4n或Sn=3n2-n2.
18. (1)依正弦定理 有 …………………………3分
又 ,∴ …………………………6分
(2)依余弦定理有 ……………………9分
又 < < ,∴ …………………………12分
19. (1) ;(2)
20. (1)由 ,可知 ,
可得 ,即 ,
由于 ,可得 ,
又 ,解得 (舍去), ,
所以 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
(2)由 可知,
.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
21. (1)由已知得
即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2)因为
所以 ,即
所以
22. (1)∵ ,①
∴ .
,②
①-②,得 ,
化简得 .
显然 也满足上式,故 .
(2)由(1)得 ,
于是 ,③
,④
③-④得 ,
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