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很多家长把自己孩子的弱点、短处、劣势与另一个孩子的强项、长处和优势相比,也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阶段,正确的态度是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其他孩子的复制品。许多父母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便为孩子设立各种目标,学画画、学英语,还要参加五花八门的考试、比赛。
在不同年龄阶段为孩子制定科学的目标,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是过高的目标和期望只会给孩子身心造成过大的压力,给孩子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逐渐演变为伤害,如经常批评孩子。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为首先相信自己有能力。当孩子从父母和教师的嘴里听惯了自己是笨孩子、坏孩子时,他们就会变得害怕、胆怯、缺乏信心、逃避、自我设限。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时,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教师、父母、同学和学生自己把优点列出来。每天早上到校后,先用五分钟诵读默念这些优点,并细细品味。一个月后,所有学生的自信心大增,胆小的愿意表现自己了,害羞的变活泼了。可见,自信是需要力量支撑的,自信也需要鼓励表扬。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就要充分地赏识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及每个微小的变化,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采用建设性批评的方式,主要侧重于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生看到教师和善的态度会十分感激。
此外,我们还要给学生足够的锻炼机会,并教育学生有勇气面对不完美的结果。让学生明白重要的是从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增强获得成功的决心,而不是因为犯错损伤对自己的信心。
在生活中,自信心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表现不出自我,更无成就可言。
对结果的预测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都是最常见的,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应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预测结果,使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数学学习中,有许多的定义、概念、性质、公式等,也是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有些内容学生很难记住或容易记忆产生差错,这时教师也可利用图形帮助学生记忆。
五、利用多种手段提高作图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作图方法,让学生由低到高,在长期的教学中,循序渐进提高作图能力。
对于学生的几何直观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它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长期渗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