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主题征文: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新教育实验的标志,或者说纲领性的文件,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初版时的名称是《我的教育理想》。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应该是在2002到2003年之间,具体的内容已经淡忘了,但我想有很多思想与观点已经植入我的脑中,成为我的行动指南。今天写这篇《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可能是重复他人观点,但一定是我自己的语言。谨以此篇作为读《我的教育理想》10年后的阅读感受;也以此篇作为《新教育之梦》的读前感,我将与学校老师一起走进新教育。
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学校,跟学生在一起,有多少人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你会说这是校长思考的。也许你这句话是对的,所以,我自当校长的那刻起,我一直就在思考,也一直在努力着。
学校,应该有一个巍巍的图书馆和几间雅雅的阅览室。有学者曾云:所谓大学者,非所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然而,我却认为每所学校,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图书馆一定要是巍峨的。因为这里承载着知识,承载着先贤的智慧,承载着读书人的良知。校长,首先要想法子给孩子们建一个图书馆,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就从小小的开始。学校的图书要向所有的孩子开放,要把图书放在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有了图书馆,阅览室也是要紧的处所。阅览室的装饰应当迎合孩子的特性,装修成可以躺,可以卧,可以站,可以趴的场所,也未尝不可?总而言之,孩子喜欢的样子就是阅览室的模样。让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不妨从外在的形式开始改变。
学校,应该有一个大大的操场和一座高高的体育馆。毛主席提倡: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有了图书馆与阅览室,操场与体育馆也是要紧的。孩子们每天到校后,在跑道上飞奔几圈,在球场上拍打几下,呼吸着校园里第一缕新鲜空气,赶走早起的困顿之气,又何尝不是有益健康的好事?体育课上,老师带着孩子们或奔跑,或跳跃,或投掷,习得体育类的一技之长,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花草茁壮成长。或淫雨霏霏,或烈日当空,或冰天雪地,来吧!体育馆欢迎你!在这里,你虽不能尽情奔跑,尽兴跳跃,但可以学习前滚翻、后滚翻、压压腿、下下腰……体育不仅仅是肌肉秀,体操的柔韧美也是一道风景!
学校,应该有一条长长的廊道和数排矮矮的石条椅。我脑海中的学校还得有一道长长的廊道,廊道上面是蔓蔓的紫藤。春天来了,紫藤开始发芽,钩连盘曲、攀栏缠架,显示其蓬勃的生机;春末夏初,紫穗悬垂,花繁而香,是其最美的时节;盛暑时则浓叶满架,荚果累累,遮蔽烈日留下一片阴凉;秋冬时节,落叶凋零,阳光透过空隙晒出几许斑点。无论哪个季节,在紫藤花架之下,在那长长的廊道上,我们的孩子手捧圣贤之书,摇头晃脑吟出:学而时习之……课间,孩子们三三两两,或闲坐紫藤架下说着悄悄话,或跳着皮筋拆线板,或数名学生围着老师探讨课堂上未尽的话题……这不正是我们校园应有的模样吗?
学校,应该有一批尊尊的老师和一群亲亲的同学。尊尊亲亲出自《礼记》,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此处引用,我想说的是,老师应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学生当成为可以被人亲近的人。老师要想成为受人尊重的人,首先得有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其次应当具有高尚的品格,是一个值得别人尊敬的人;再次还得有相当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追求“轻负高效”的人……我们的学生要成为能够让人亲近的人,是一个懂合作会团结的人,是一个能够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人,是一个伙伴比自己优秀时仍能真心为他喝彩、鼓劲的人。拥有这样品格的孩子,不正是我们育人的目标吗?
……
学校是立体的,多元的,精彩的,我的笔不能描绘其万一。
我心目中的学校,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学校,是静静的学园;学校,是闹闹的乐园;学校,是暖暖的家园。